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武将群中独一人——关羽人神辨析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12 人气761 |< [1] [2] -> >|
1楼.  朱 大 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一)关羽崇拜现象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他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逐步晋封为公、王、帝君、大帝,直到登峰造极作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这个过程也就是关羽由人变为封建社会各阶层共同信仰的神的过程。据《荆门志》记载:湖北当阳县玉泉景德禅寺关羽庙“兴于(南朝)梁、陈间,盖始于智者大师开山之时也。历隋至唐,咸祀事之”。唐代贞元十八年(802年),“荆南节度使江陵尹斐均,广其祠宇,增于旧制”。[1]这是最早的关羽庙祭祀。唐代关羽作为名将,已进入“武庙”(当时主神为姜太公)陪祀。至北宋徽宋(1101—1125)崇宁元年(1102年)始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年)又进封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再加“义勇”二字,称义勇武安王。南宋建炎三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2楼.  --------------------------------------------------------------------------------

[1] 元胡琦《关王事迹》卷3《显烈庙记》。此书成于元至大元年(1309年)正月。 

[2] 元郝经《郝文忠公集》卷33《汉义勇武安王庙文》。《关侯事迹汇编》卷8《艺文》,宋超《义勇武安王庙记》。 

[3] 《明史》卷50《礼志》4。 

[4] 《明史》卷50《礼志》4。 

[5] 枕榜《宛署杂记》卷18“恩泽”、“祀祭”。 

[6] 赵翼《陔余丛考》卷35《关壮缪》条。郭松义《论明清时期的关羽崇拜》(《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三期)则说由王封帝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 

[7] 明方孝儒《逊志斋集》卷22。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3楼.  --------------------------------------------------------------------------------

[1] 见张特留《关帝志》二册。 

[2] 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 

[3] 徐珂《清稗类钞》第八册3566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4] 《卫藏通志》卷6《寺庙》。 

[23] 《卫藏通志》卷6寺庙》;陈登龙《里塘志畧》卷上《庙宇》。 

[6] 《更生斋文甲集》卷3,《长流水关神武庙碑记》。 

[7] 赵翼《陔余丛考》卷35《关壮缪》条。 

[8] 万立衡《关侯事迹汇编》卷2《祀宇》。 

[9] 周煌《流球国志》卷15《艺文》。 
<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4楼.   

--------------------------------------------------------------------------------

[1] 《三国志·蜀书》卷6《张飞传》。 

[2] 韩康祖《关壮缪侯事迹》卷6《实录出处》上。 

[3]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 

[4]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 

[5]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 

[6]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 

[7] 《三国志·魏书》卷14《刘晔传》。 

[8] 《资治通鉴》卷60,《汉纪》卷52,献帝初平二年。 

[9] 《三国志·蜀书》卷2《先主传》。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5楼.  --------------------------------------------------------------------------------

[1]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 

[2] 《三国志·蜀书》卷2《先主传》。 

[3] 《三国志·蜀书》卷2《先主传》。 

[4] 《三国志·魏书》卷18《李通传》。 

[5] 《三国志·魏书》卷18《李通传》。 

[6] 《三国志·魏书》卷17《乐进传》、《徐晃传》卷18《文聘传》。 

[7] 《三国志·蜀书》卷2《先主传》。 

[8] 《太平寰宇记》卷144及《方舆纪要》卷79皆云青泥在襄阳城西北三十里之青泥河或青泥池。 

[9] 韩康祖《关壮缪侯事迹》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tieba123.com

6楼.   

--------------------------------------------------------------------------------
[1] 《舆地纪胜》卷64、卷27;《水经注》卷34《江水》。 

[2] 《三国志·吴书》卷9《吕蒙传》注引《吴录》。 

[3] 《三国志·魏书》卷23《赵俨传》。 

[4] 《三国志·吴书》卷9《吕蒙传》。 

[5] 《三国志·魏书》卷18《文聘传》。 

[6] 《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裴注引《三辅决录注》。《资治通鉴》卷58,《汉纪》60建安二十二年。 

[7] 《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8] 《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卷、26《满宠传》、卷17《于禁传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7楼.  关羽并非只有一般名将英勇战斗的作风,以及武艺超群的素质,而且具有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此点,试以关羽的北伐为例证。关羽在全面负责荆州军政事宜后,为了待机北伐,经过周密考虑,作了三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防备吴国进攻,大筑江陵城,将其建成内外套城,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20]。第二、除积聚粮食军用物资外,大造舟船,操练水军,以便北伐时利用汉水步、骑、水军联合作战,以加强战斗威力。第三、联合魏境反曹势力,作为内应,以便北伐时扩大声势。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对许昌少府耿纪起兵的援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与南阳守将侯音起兵的联合,皆属此类。 

 

--------------------------------------------------------------------------------

[1] 《三国志·魏书》卷14《刘晔传》。 

[2] 《三国志·魏书》卷14《郭嘉传》注引《传子》。 

[3]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123

8楼.  --------------------------------------------------------------------------------

[1] 《三国志·魏书》卷11《管宁传》附《胡招传》。《资治通鉴》卷68,《汉纪》卷60建安二十四年十月。 

[2] 《三国志·魏书》卷14《蒋济传》。 

[3]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 

[4] 《三国志·魏书》卷17《徐晃传》。《方舆纪要》卷79云偃城在樊城之北五里。 

[5] 《三国志·魏书》卷17《徐晃传》。 

[6] 韩祖康《关壮缪侯事迹》卷4《释地下》“阳陵陂”条。 

[7] 韩祖康《关壮缪侯事迹》卷4《释地下》“阳陵陂”条。 

[8]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豫州》,中国地图出版社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9楼.  《隆中对》把荆州作为蜀国北伐中原的一个战略据点,忽视了“荆州在扬州上游,关系吴国的安顾,孙权对荆州是势所必争的,否则便不能有吴国”。[7]刘备、诸葛亮在夷陵之战以前,对此始终无深刻认识,从而反复同吴国争夺荆州,把蜀军主力10余万消耗在荆州战场,刘备、关羽也为此丧命。故蜀国庞统、法正、赵云,皆主张放弃荆州,集中主力北上争夺雍、凉和关中,并有吴国为援,如此蜀国形势当会改观。既然刘备、诸葛亮未觉察其战略计划的错误,所以对吴国必全力争夺荆州,毫无思想准备。他们把蜀汉两大战略据点之一的荆州重任,只交给关羽一人担当,以一人之智力,如何能对付魏、吴两大敌对强国。而且,在关羽北代紧要关头,又不给予一兵一卒支援。所有这一切,皆源于《降中对》所包含的错误因素,未据政治形势发展而加以修改。明乎此,再看前述关羽败亡的五条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第五条。另外,第一、二、四、五条,皆属客观因素,而非关羽的主观力量所能克服。因此,我认为荆州的失守,主要责任不在关羽,而是蜀国战略方针失误造成的。关羽虽有一定责任,但其忠于职守,以身殉职,应无所非议。[8] 

 

----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10楼.  陈寔“德冠当时”。陈登曾说:“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父子”[20]。郑康成“经传洽熟,称为纯儒”[21]。他整理儒家著作,“括囊大典, 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22]郑康成在诫子书中反复强调:“勗求君子之道”,“以近有德”;“显誉成干僚友,德行立于已志”[23]。孔融深敬康成,称其为“仁德之正号”。[24]通过卢、陈、郑三大名儒的教诲,使得儒家思想仁爱、忠义、德行情操等,对刘备一生影响颇深。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征荆州,刘备南撤,操急追。荆州人众投刘备者10余万,辎重拖累,日行十余里,或劝曰:宜避开人众,“速行保江陵”。刘备说:“夫济大事,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25]习凿齿评论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刘表)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见其所以得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头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事,不亦宜乎”![26]蜀汉章武三年(222年)四月,刘备病笃,遗诏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回复12   |< [1] [2] -> >|

验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tieba123.com 贴吧123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5 07:32:40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