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从子午谷奇谋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27 人气842 |< <- [1] [2] [3] >|
21楼.  诸葛亮造诸葛驽.用兵喜好步步为营.
步兵在前,驽兵在后.不好用骑兵.
因此,诸葛亮打仗,多采用现代兵法.
多兵种联合作战,诸兵种谐调配合.而不喜用骑兵出奇谋.速胜,险胜..
 
这跟诸葛亮本身的知识层面深有关系..
诸葛亮是一个书生,发明家.
当然不喜欢吕布式的骑兵突击,一击必杀,更不会像项羽一样,善于运用骑兵.
[楼主] test  2011-04

22楼.  3、这些人反复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却没有一个人真的这样做了一下,永远是在空对空的纸上谈兵,要不就是把几个层面的东西逻辑混乱的扯到一起。你要真问问,魏延是什么时候提出这个战略的啊?当时的战略局面如何啊?背景情况怎样?双方主要资源的情况又怎么样?要讨论具体操作,怎么能离开这些只在那里说魏国骑兵好,山路难走、天气恶劣等等大而化之的情况呢?但是这个问题除了作者a之外,其他几个人恐怕还答不上来,只是凭道听途说在想当然。至于作者a呢,他一笔带过对其不利的情况,或者强辩魏延怎么知道对方主将很弱之类的我就不说了。正如作者a提到的,魏延献策是在公元228年,也就是第一次北伐,就是马谡失街亭的那一次。由于这是蜀汉第一次北伐,所以具有一定的突然性。首先魏国防御力量十分空虚,不但主将镇西将军夏侯楙很弱而且兵力也不足,为了应付局面不得不派右将军张郺率五万步骑增援陇上。第二蜀汉当时准备充足,是历次北伐中兵力最旺盛的时候,粮备也很充足,而且赵云这样的大将当时还没有死。第三,当时魏国边境人心并不稳,而且各地防备松懈,所以诸葛一出兵陇右,三郡皆叛。可以说,这一次是蜀汉北伐难得的一次以优势兵力对弱小之敌。而要注意的是,总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23楼.  子午谷的做法呢?不见得。诸葛可以依然以重兵猛烈攻击祁山,使魏军防守重心偏移,然后再以2-3万的奇兵出子午谷,拿下相形空虚而且仿佛在后方长安,当然这要求更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必须对行军方式和如何突破哨兵等做仔细周详的准备。只要这支部队可以顺利到达长安城下,即可带来巨大的恐慌。如果可攻长安则攻之,不可攻则避免决战,采用游击方法破坏处于第一线的魏军的补给等,迫使其士气低落或者不得不敌前撤退而崩溃。这正是南北战争中北方最后获胜的战略,格兰特和李的主力集团相持于理士满附近而谢尔曼长途横穿几乎整个美国,彻底破坏了李维系战斗的基础——补给和士气。实际上曼施坦因和成吉思汗乃至李愬都是这样,以重兵牵制对方主力,以奇兵打击对方脆弱的要害,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战例中举了这几个的原因(不过好象有人没有理解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选秋收前夕而不是秋收以后!一来秋收前粮在田里,易于就食于敌;二来由于粮在田里,不能待走就一路焚毁,彻底使对方得不到补给;第三是对方一年的库存正好到底线,只靠存粮坚持不了多久;第四就是有人提到的天气问题,基本上北方是秋收前秋高气爽,而秋收后是“一层秋雨一层凉”。曹真所以被阻就是由于他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24楼.  6、不说子午谷了,今天偶然翻到一本毛主席点评中国历史的书,自然顺便看看他对诸葛的评论啦。在看到苏询批评当年诸葛劝刘备“弃荆州而就西蜀”就是已经决定“无能为”时,老毛的点评如下:“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后面编书人分析的文字也很有道理,我敲一敲吧:
……建议刘备以西蜀为大本营,以荆州为门户,跨有荆益之地,东与孙权为援,缓求北图曹操之计。接着刘备采纳这一建议,入蜀守荆,确是“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这决定了蜀汉政权不可能在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中具有图取中原的优势,只利于守而不利于攻。至于后来的情形,关羽坐镇荆州把守门户,刘备居白帝城以应东西之变,诸葛亮在成都照顾后方。这样“三分兵力”,战线拉得长,顾此失彼,自守尚力不足,如果还要外攻,急于求成,“安得不败!”显然,毛老看出诸葛亮这位卧龙先生一开始出的主意就不高明,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讲,入蜀都是被动不利的……

[楼主] test  2011-04

25楼.  呵呵,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脸皮够厚吧^^),批评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侧重有所不同而已,正好拉来虎皮做大旗。
然后关于彝陵之战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一个有趣的情况。《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中提到陆逊当年曾指出,蜀军出峡后,没有“水陆俱进”,反而“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对蜀军而言是一大失误;陆逊担心的是蜀军水陆俱进,顺江而下的攻势。然而蜀军不敢继续东下,黄权就警告那样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归根结底,就是由于蜀军没有强大的水军和依靠水陆协同保持机动和补给的能力。这一段正好作为我上篇文章的观点的佐证,一并列出。
[楼主] test  2011-04

26楼. 
[楼主] test  2011-04

27楼.  我觉得嘛
魏延行军的目的在长安,诸葛亮行军的目的也在长安,子午谷和斜谷也不是特别远
可能即便是一路出兵,魏军也会分兵两路防守
[楼主] test  2011-04

28楼.  是故,蜀军作战,必然补济不济.
虽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但由于行动迟缓,步步为营.
不可能出现,势如破竹之势.
日久,后勤不济.
天雨.军不得进.
累年战争,耗尽国力..
但是不得不承就诸葛亮是有现代战争的眼力..
[楼主] test  2011-04

回复27   |< <- [1] [2] [3] >|

验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tieba123.com 贴吧123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5 07:05:16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