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论孙权北击合肥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0 人气27 |< [1] [2] [3] -> >|
1楼.  1楼

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兵进至五丈原。五月,吴主孙权亲率10万大军出击合肥,吴军大将陆逊、诸葛谨率万余士卒出江陵攻襄阳,孙韶等率领一支部队直扑淮阴。面对蜀、吴东西夹击,魏明帝令西线主帅司马司马懿坚守不战,自己则亲赴淮南。但明帝所率部队尚未到达寿春(今安徽寿县),略受小挫的孙权已经主动撤退,其另二路部队也迅速收缩。魏明帝“有征无战”,稳定了淮南。驻军五丈原的诸葛亮,因司司马懿固守不战,遂在渭水以南屯田,作出相机进进取的态势。八月,诸葛亮病故五丈原,蜀汉军亦撤退。〔1〕

吴、蜀军的西线主帅诸葛亮病故军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他自公元228年3月开始的6次北伐,就以“六出祁山”的故事流传千古。而东线主帅孙权,遇小挫折即撤兵罢战,似乎以此次配合作战为儿戏,遂令后世对其发动的多次击魏战役,也以儿戏视之。王夫之《读通鉴论》中说“孙氏则赤壁之外无大战也”,即说明连大学者也难免有此认识。从这一认识出发,不少人都认为赤壁之战有“一战定三分”的作用。

笔者以为,一项历史结局是参与此历史过程的人共同构筑的复杂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2楼.  2楼

孙权围江陵,击合肥。使曹操不得不改取先稳定淮南的策略。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到合肥,一而面“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3〕一面令夏侯渊督率张辽等肃清依附孙权的地方反曹势力,至十二月,长期活动在江、淮间的梅乾、雷绪、陈兰诸部,被曹军击溃。〔4〕

曹操肃清地方势力,设置屯田等措施,目的是加强合肥防务,巩固巢湖以南地区,进逼长江北岸。孙权为应付这种局面,趁曹军修整的间隙.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将江陵交给刘备。吴军防线收缩至江夏、陆口(今湖北蒲析)。同年,取得交州(州治今广东番禺)。2、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筑秣陵城(今南京)。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由京口(今江苏镇江)移驻秣陵,称建业。3、迁都的当年,在濡须水上游修筑了濡须坞(今安徽巢县东)。这项措施,是实施收缩兵力,防北攻南的方针。让出南郡一郡,孙权就有了可用于机动的部队,由此而能南取交州。迁驻建业,加强了对基本根据地的控制。修筑濡须坞,扼制了曹军出巢湖顺濡须水临江的通道,巩固了长江下游的江北防线。这使孙权增强了对曹作战的能力。建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3楼.  3楼

权、操合肥之争,阻滞了曹操建安十三年后的军事进程,影响其政治措施,就为刘备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二、“争合肥”足刘备崛起的契机

人所共知,孙、刘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共同抗曹,现实基础是刘备与刘表长子刘琦合作,在政治上对荆州人士也还有些号召力,在军事上也有一定实力。但最根本的问题是“赤壁之战”一战获胜,孙权虽有了与曹操讨价还价的条件,却没有如张绣一样降曹。[10]如果孙权不想实现“建号帝玉,以图无下”的目的,就不需要孙、刘联盟了。孙权有目的,有需要,这就给刘备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会。

孙、刘在赤壁战后继续合作的关键,是刘备承认孙权的主导地位,这在《三国志》中虽无明文,但有迹可寻。其一,有“勇而自大”之称的刘备,[11]在赤壁之战后扩犬战果阶段,南克长沙等四郡后,未自主向交州发展,却驻屯江南之公安(今湖北公安)。其二,周瑜认为只要刘备离开都队,调遣关羽、张飞无多少因难。《三国志·李通传》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以迎仁军。”这是孙、刘联合调遣刘备部属的事例,故周瑜说只要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4楼.  4楼

刘备据有四川后,形成“跨有荆益”的局面,孙权的上游安全便成了一个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间题。孙权为试探刘备的态度而索取江陵,刘备在惋言拒绝中,显示出不愿以让出江陵为条件维持孙、刘联盟的立场。这样,孙权既有“失地”之痛,又有遭受曹、刘夹击的顾虑,他此后在对魏作战时,就必须将刘备翻脸的可能性计算在内。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进击张鲁。在益州立足未稳的刘备,不能不全力对付曹军。孙权乘此时机,发动了取刘备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战争。孙权在发动战役前,先向长沙等郡派遣了官吏,以显示盟主地位来刺激关羽。关羽不知这是孙方力进军长沙制造政治口实,遂以武力驱逐孙吴方官吏。此举恰好成为孙权动员部队的借口,机智凶悍的吕豪指挥3万愤怒之师,直逼长沙。陆口守将鲁肃则率军前出至益阳,对驻屯江陵的关羽构成阻击防线。孙权亲率部队进驻陆口,既为鲁肃作后援,又摆出了相机进取江陵的态势。这种部署,令关羽只能固守江陵待援。吕蒙以谈打结合的作战方式,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有防无备的长沙等3郡。刘备闻讯匆匆东下公安,关羽才率3万兵出击益阳。可关羽率5千精锐与甘宁千余士兵在资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5楼.  5楼

三、争合肥并非“利在鼎足”

孙权在进击合肥中无多少成效,论者或以为他的真实目的是“利在鼎足”。这种看法,低估了孙权的雄心,高估了他的实力,并不符合事实。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继兄孙策为江东主。这时曹操、袁绍间胜负未决;刘表坐守荆州;刘璋偏安益州;交州各郡宫员观望游移。鲁肃根据这一形势,替他谋划了“鼎足江东,以观无下之衅”,“竟长江所极,招而有之”直至“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建国方略。其近期目标是乘曹操与袁绍对峙,占领荆州;中期目标是积极西进而据益州。孙权之北界已归曹燥,为避免冲突,则先置之一边。此规划勾勒出一个占领荆、扬、益、交四州,再图北进的战略形态,这既将合孙权集团的实际发展需要,又与当时时局有切合之处。[14]孙权立即对这一计划产生兴趣,当年就停止了攻击广陵(郡治今江苏扬州)陈登的行动,转攻庐江郡的皖城,以期为日后进击荆州、益州奠定基础。

不过,孙权真正西进是在3年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间,曹操进至西平,准备向荆州进攻。此时,发生了袁谭、袁尚兄弟相争的事件。曹操与郭嘉等人详细讨论了这一事件及曹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tieba123.com

6楼.  6楼

由此,可知孙权整体实力尚不敌刘表,更无论与曹对敌了。孙权实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实力增长缓慢。据《三国志》卷48《吴书·孙皓传》注引《晋阳秋》载,孙吴灭亡时的户口数为:(王)浚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前辈学者曾将东汉时期的人口记录加以整理,孙吴辖境内的户口数在东汉时为20279**户,8492585口,远高出吴亡国时的记录[19]人口,在当时是体现经济实力的基本标准。孙吴辖境内的人口数如此大规模地下降,孙吴政权就缺乏能够直接调动并用于战争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据《三国志》记载,终孙权一世,他在一次战役中动用的最多兵力为10万。其将领则最多领兵5万。兵、粮不敷使用,是其根本性问题。

可我们应该注意到,孙权在历次战斗中都是集中兵力于一地,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注意保持部队适时进退的先机,防止被敌人各个击破。在争合肥作战中更是实施进攻防御战术,避免作孤注一掷的战斗。因此,他的兵力虽先天不足,但在战役总体上能保持稳健作战的态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7楼.  7楼

推而论之,以诸葛亮对孙、刘关系内幕的真切了解,他对孙权争合肥给刘备带来的利益,是心知肚明的。他不肯明说刘备既能“应权遍变”,自然就不该强求孙权胶柱鼓瑟。但当他对蜀汉群臣强调孙权有“犄角之援”的作用时,透剖析了孙权战略目标与实力间的矛盾;强调了孙吴政权的存在对蜀汉利大于弊;充分表达了理解孙权的态度,却有意忽略了孙权与曹氏议和,这就说明诸葛亮对孙、曹议和自有见解。作为一个政治家,诸葛亮不认为外交上的纵横捭阖是个必须追究的问题。他看重的是孙权的最终目的与其对蜀汉有什么实际影响。

东汉末的政客军人中,有割据观望者,有想取汉代之者,真正提出先与北方鼎足对峙而后建帝王之业者,鲁肃可算第一人。赤壁一战虽暂时稳定了孙吴的局势,但并不能保证孙吴已立于不败之地,孙权的长远目标也远未达到。因此,孙权争合肥,近期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局面,根本意图则是问鼎中原。

可争合肥失利后,形势迫使孙权要维持与刘备的关系,这使刘备潜在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刘备在实现自已的目的中又成为孙权的新对手.孙权虽感到刘备的威胁,但继续攻合肥,在政治策略上仍有向刘备表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123

8楼.  8楼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魏纪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3。
[2]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5刘馥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7张辽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卷17张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陈寿,三国志·吴书:卷55凌统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夏侯惇传 ,卷17张辽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3明帝纪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 陈寿,三国志·吴书:卷47孙权传 [M]。北京:中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9楼.  9楼

贴吧实在不适合看这么长的文章

[楼主] admin  2011-04

10楼.  10楼

看完了,写的很好,分析也很全面,确实分析历史问题,要有政治高度,军事行动背后总有很深的政治目的,楼主的文章让我领域了很多。
[楼主] admin  2011-04

回复0   |< [1] [2] [3] -> >|

验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tieba123.com 贴吧123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5 11:39:16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