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夜已深了,可是夜中依旧有欲眠而不成眠的人。 “乖,乖,不哭,不哭……再哭大灰狼来了。” 门里和门外,光明与黑暗,哭闹及寂静。 “再哭,再哭就……那个,那个,他……张辽就来了。” 门里和门外,光明与黑暗,寂静与寂静。 魔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169~222年,终年53岁),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区大夫庄)人,属鸡。 张辽在历史上没有相貌记载,罗版演义到是有“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年二十岁,官授骑都尉,雁门马邑人也,姓张,名辽,字文远”的介绍,可惜给毛氏父子删去。 张辽生于桓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是聂壹之后,张辽的祖先,聂壹的后代聂台因为躲避仇家而改张姓。 聂壹是西汉武帝时商人,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的计划实行者。汉武帝决定抗击匈奴,聂壹的任务是引诱向匈奴大军到汉武帝已经埋伏了三十万大军的马邑。由于汉军的行迹败露导致匈奴大军撤回,聂壹从容就死。 东汉聂台是聂壹之后,为躲避仇家而改张姓,并隐居于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县)。 朔州自古以来就是战争边界,当地居民多半习武,从聂壹到张辽已经三百余年,经历三百余年战争的广大朔州人民中出现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张辽。 张辽少年时便已经是郡吏,汉末时期并州刺史丁原因为张辽武力过人而召张辽为从事,别忘了吕布也是因为武力过人而被丁原看重的,而且丁原自己武功不差。《宋书•百官志》记载汉朝的制度里州属吏有兵曹从事,从事可能是兵曹从事的省称。 丁原命张辽带兵前往京都,也就是河南洛阳成为大将军何进的部下。何进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得到千余人。千余人能被一个下级军官招揽来可是很不简单,要知道曹操有了追董卓的美名以后还有士兵哗变的记录,募千余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否则历书上也不会记这么一笔。 张辽募兵后,还未进京时何进就已经被宦官杀死,董卓进京后“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张辽所领兵也尽归董卓所有。张辽不是董卓嫡系,也不是凉州人,所以董卓死后张辽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李傕、郭汜打出进长安后吕布张辽开始流浪,吕布在徐州时,张辽领鲁相(由汉朝廷派往诸侯国主管行政的官员),那年他二十八岁。何进被杀是在年中平七年(公元189年),董卓被诛杀是在初平二年(192年)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杀王允败吕布也是在这一年。 张辽在吕布手下时除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跟随高顺攻打了一次小沛外就没有什么记载的战绩,这也许都在吕布传里。同年十二月曹操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俘虏吕布,张辽并没有被活捉,也没有对曹操破口大骂,而是连人带马的投降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张辽与关羽为曹军先锋,在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对阵袁绍大将颜良之前,曹操喜爱关羽的为人,却从关羽的举止神态中发现了他没有久留之意。张辽与关羽关系甚密,曹操便让张辽问关羽的意愿,关羽对张辽说他要在报答曹操后离去。张辽本欲将此事告诉曹操,却害怕曹操杀了关羽,不告诉又不是侍奉君主之人要遵循的道,思索再三后叹着气说:“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于是将关羽之言如实禀报。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后曹军粮尽,军中将领商议是否要引军退还时辽对夏候渊说:“数日以来,我每次去到城周围的时候,昌豨总是一直看着我,又看见城内射出的箭越来越少,这一定是因为他犹豫不决所以没有全力作战。我想和他谈谈,说不定可以劝降他。”张辽派人对豨昌说:“曹公有命,命令张辽传达给你。”豨昌果然下城与张辽交谈,张辽说:“曹公神武,正以德怀柔四方,归附的人有大赏”。豨乃昌答应投降后张辽一个人上三公山(一说是山东郯县东十五里的马陵山),,进入豨昌家中拜会豨昌的家人。豨昌很高兴,跟随张辽去见曹操,曹操让豨昌回去后指张责辽说:“这不是大将的做法。”曹操当然不可能是真的不高兴,只是表现自己关心部下罢了,这一点张辽也不可能不知道,他“认错”说:“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张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那年是建安六年(公元201年)。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6
回复
|
|
|
|
|
2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孤身会敌可见其勇敢的性格,而观察豨昌先派使者刺探,得知自己想法无误后行动及还有回答曹操则显示了他很善于观察人。洞察力结合勇敢,再结合对人类心理的了解,这样的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人才。 建安八年(203年)正月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与乐进攻陷阴安(今河南清丰县北);建安九年(204年)二月再度从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八月份破城;开始独立带领部队进攻赵国(汉诸候国名,位于今河北南部)常山 (汉郡名,今河北正定到赵县一带,赵云出生地)两地;再度独自带领一支部队攻击荆州,平定江夏(今湖北汉阳一带)诸县。 建安九年十一月跟随曹操攻讨袁谭,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在南皮(今河北南皮)击杀袁谭,迫使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逃奔辽西乌桓。张辽又独自率军平定辽东(汉郡名,辖地相当于今辽宁东南部),又镇压了辽东一带柳毅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上表汉献帝,称赞于禁、乐进和张辽“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张辽第一次真正出彩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尚袁熙投奔乌桓后曹操北征柳城的战争,那年他38岁。战前张辽劝谏曹操:“许都是天子所在地,是四方都要汇聚的要地。如今曹公远征塞北,若刘表派刘备袭击许都,占据许都来号令四方,曹公的大势就失去了。”当时举朝都是张辽这样的意见,只有郭嘉一人劝曹操远赴柳城,另外曹操说过:“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可见北征这件事真的是只有郭嘉支持他。曹操觉得刘表必不能任用刘备,遂出征。 这可以说是曹操戎马一生中最为凶险的一仗,连待遇比普通士兵好很多的郭嘉和高级将领张绣都因为环境恶劣而病死。当时天气寒冷又干燥,两百里之内都没有水源,补给困难到竟然要杀数千匹与战士日夜相伴的战马为食,凿地三十余丈为井才能得到水。三十余丈我们就看做三十丈,四十八米以上,一层楼算三米就是十六层楼那么高。行路线军是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到易(今河北雄县西北),夏天五月到无终(今天津蓟县),秋天七月因为发大水不能走沿海路而入徐无山(今河北玉田东北二十里),舍弃辎重率领轻骑秘密的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喜峰口)那条全长五百多里卢龙道,面对“塞外道绝不通”的情况曹操“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又从白檀(今河北承德市西南古北口东北一百四十里滦河之滨)至平冈(今辽宁喀喇沁左翼),涉鲜卑庭后终到了位于渤海边的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 当曹操来到距离柳城不到二百里的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下时蹋顿才知道,蹋顿带着袁熙、袁尚与辽西单于楼班,还有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人率领数万骑兵前来会战。袁熙和袁尚倒还罢了,楼班还有能臣抵之这两个人一个是辽西单于,一个是右北平单于,他们怎么会在蹋顿那里?我个人认为“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这件事情不只发生在袁绍和蹋顿两个集团之间,袁绍和辽西单于右北平单于等或蹋顿和辽西单于右北平单于等还存在着结盟关系或从属关系。既然这些人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那么就会为了袁熙袁尚对抗曹操。袁熙和袁尚不可能一辈子呆在蹋顿那里,楼班和能臣抵之也许就是来蹋顿这里计划怎样帮助袁熙和袁尚夺回河北的。 曹军长途跋涉后体力不足且意志松懈,数量还不占上风,曹操身边“被甲者少”还“左右皆惧”。当时高级军官都集中在曹操身边的话,那他的左右就有张郃、徐晃、曹纯、阎柔、这几名干将,也不知道郭嘉那时候是否也在。 曹操站在白狼山的高处,远远望着敌军,他发现敌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阵容散乱,于是下令进攻。这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的记载,是曹操自己“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的说法是“辽劝太祖战”。无论如何这一仗是打了,张辽情绪激昂地要作战,曹操很为他的豪气赞叹,把主帅大旗交给了张辽,命他为前锋。张辽本来就是“气甚奋”,看到曹操又把主帅大旗交到自己手里也不知道是什么状态了。结果是“虏众大崩”,蹋顿单于被斩,原文是“斩蹋顿及名王巳下。”有人翻译成,斩下蹋顿和有名望的乌桓王六人。巳翻译成六是因为巳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派第六,可是太牵强,语文上也根本没有这种用法。我认为巳下是人名,巳下是一个有名的王所以叫“斩蹋顿及名王巳下”。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7
回复
|
|
|
|
|
3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我们先从孙权第一次打合肥说起。孙权第一次打合肥对阵的不是张辽而是一个不知名的将军,当时这个将军抵御孙权超过了一个月,孙权当时都起过亲自率领轻骑兵攻击的念头。曹操派一个叫张喜的将领援救合肥,而张喜久久未到。蒋济伪造了张喜的三封书信,内容是张喜带着步骑四万快到了合肥。这三封信两封进了城,一封被孙权的士兵得到,孙权信以为真就撤军了。 《资治通鉴》引《水经注》“淝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西北入芍陂。自芍陂上施水,则至合肥。淝水又北过寿春县北,入于淮”,“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所谓战略要地就是像合肥这样临近敌方,可以凭借着发动攻击又可以阻挡敌人进攻自己战略中心的地方。合肥一旦被攻下东吴可得淮南之地,就算曹操将孙权赶走那他的老对手刘备不知道又会趁着这段空白干些什么。 合肥是曹魏三大屏障之一,西祁山、中襄阳,东合肥。孙权屡攻合肥自然是希望把前线向前推进,自己凭借着合肥保护建业。而曹魏要靠合肥抵御东吴又要靠合肥牵制东吴的兵力,以便从别地攻击。当初曹操没有从合肥南下是因为他是追着刘备去的。 然而张辽与孙权的这一仗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么大一件事它发生的时期却一直模糊不清。这一仗发生的时间有三种说法,一是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战后,二是建安十四年 (209 年) ,三是建安二十年 (公元215 年) 八月,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三国志》里的“太祖征孙权还”并不是赤壁之战,有人误解了。之所以造成后两个分歧也有两个原因,一是《三国演义》,二是《三国志》。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写了张辽与孙权两次交战,实际上只有一次。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的战争并不存在,太史慈是死于建安十一年。当然也不是他故意想要追捧张辽而写的,事情的根本出在《三国志》上。 《三国志》原文是“太祖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百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三国志》仅用短短的“太祖征张鲁”交代了六年时间,难怪会有人以为这是在“太祖征孙权还”后孙权趁着赤壁之战后的余威攻击合肥。罗贯中可能也是漏看了这一小段才导致他笔下的张辽和孙权打了两次。 好在《资治通鉴》有明确交代,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浮现了,那就是乐进的所在地。一、“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二、后来曹操北还后乐进跑合肥去了,“辽与乐进、李典等将兵七千余人屯合肥”。三、曹仁走之后乐进才与关羽相持在青泥,《三国志》里的“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和《资治通鉴》里的“周瑜攻曹仁岁余,所杀伤甚重,仁委城走”。四、乐进在到合肥六年后对抗孙权。 东吴的大反攻战略上是先周瑜攻江陵曹仁,后孙权攻合肥那位不知名字的将军,我们可以得出乐进的所在地应该是襄阳以后青泥,再是合肥。“辽与乐进、李典等将兵七千余人屯合肥”是发生在“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之后。 关于张辽和乐进两人谁才是合肥总指挥官的问题网络上有一番很有名的议论,我归纳了一下网友们认为乐进是主帅,而非张辽的原因。 1逍遥津之前乐进的地位高于张辽,建安十四年封右将军乐进,曹丕称王时张辽封前将军,乐进受封四大将军比张辽早了十四年。乐进终其一生地位始终高于张辽。 2张辽出战需要征求乐进同意,如果张辽是主将则大可不必。 3曹操的信是直接对三人都进行部署。 4《张辽传》、《乐进传》,《李典传》,对此事的记载都把屯合肥的三人名字说得很明白,连接词是“与”而非“从”或“督”。而其他典型的主将统率副将出战三国志都会说清楚,比如李典从夏侯敦拒刘备,张辽督张颌,牛盖讨伐陈兰等。虽然这个证据也说明了张辽乐进李典三将也许是平级,但是一个战区可能没有总指挥吗? 建安十六年(公元209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到秣陵(今江苏南京),改名建业,也不知道是不是建功立业的意思。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濡须却无法得胜,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后退军北回。当初曹操担忧江滨郡县的人口被孙权掠夺,不听蒋济“自破袁绍,北拔柳城,南向江汉,荆州交臂,威震天下,民无他志。然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的劝说命令人口迁导致江淮地区十余万众全都惊慌的跑到吴地,导致“江西遂虚”。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7
回复
|
|
|
|
|
4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建安十九年(公元212年),孙权亲率大军征皖,一战获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并男女数万口。张辽率兵来救时却知道城破,只能退走。同年七月,曹操知皖城失守,不顾谏阻再次举军亲征,可是“军遂无功”,还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西取张鲁导致刘备向孙权求和,整体局势再度对曹操不利。同年,三十三岁的孙权亲起十万军,杀向合肥。时年张辽四十六岁。 江东孙吴是江东猛虎孙坚和小霸王孙策两代强人打造出来的强势集团,这个集团的继承者如今起倾城之兵,带领凌统、甘宁、吕蒙、蒋钦、陈武、徐盛、潘璋欲一鼓踏平合肥。合肥仅有乐进、张辽、李典及七千兵马,援军只有护军薛悌和一封写着“贼至乃发”的信。 凭着这点资本战胜令曹操叹服的人不是天神就只可能是恶魔。 天时,曹军主力远在汉中,邻近的皖城早就被吕蒙攻下。地利,“江西遂虚”。人和,曹操新退,刘备让出江夏、桂阳、长沙,两大枭雄在孙权面前都退让了。 吴军北上,十万旌旗遮天避云,合肥城内唯一的应对就只是打开那封信。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七千人的中护军勿得与战…… 信打开后诸将皆疑。 “曹公远征在外,救兵到时敌人攻破我们是一定的了。所以信上指示我们在敌人还没有集结前给以痛击,打击他们的士气安定我们的军心,然后才可以守得住。”张辽这么说,对张辽的意见乐进等犹豫不定。张辽怒道,“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有疑惑张辽将独自决断!”李典平常与张辽不和睦,现在却慨然的说:“这是国家大事,看您的计划怎么样了,我可以因为私怨而忘公义吗!请让我跟从你出城!”于是连夜招募敢跟从的人,得八百人,杀牛慰劳将士,准备明日大战。 当时那封信是“贼至乃发”,曹操诸将商议后张辽是“夜募敢从之士”,可见孙权是在第一天的某时到的合肥附近。虽然是“贼至乃发”,但也不可能等孙权到了眼皮底下才打开,应该是在孙权大军到来前一天打开的。孙权也不会连夜赶到合肥城外并在城外扎营,应该是在离合肥很近的地方过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再来合肥。 无论事实是怎样的,现在这个早晨到来了,随着红日降临的还有魔将血写的传说。 张辽身披铠甲手持戟,第一个冲陷敌阵,亲杀数十人,连斩二将,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名冲入吴军军营,直至十万军队的主帅孙权的大旗下。孙权大惊,众将也不知该怎么办。可这又有什么好“不知所为”的呢?敌人来了要么抵抗要么逃跑,敌人打来了身为军人竟然还好像平民一样的“不知所为”。孙权和亲卫登上一个高土坡,亲兵以长戟保护着孙权。张辽冲到孙权身边喝叱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动。(当时张辽并不知道那就是孙权。)孙权望见张辽所带的兵少后才指挥军队“聚围辽数重”。张辽在这数重包围里左右切围,直笔的向前紧急突击,包围就在这样一往无前的冲击被破开了。张辽忽左忽右又忽前就是为了开围,当一支军队被包围时他向一个方向突击自己的两翼就会遭到攻击,倘若这包围比较大的话便不会了。 张辽带着麾下数十人冲出包围,余众号呼到:“将军弃我乎!”张辽再回去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这战从早晨打到中午,吴军士气被夺。乐进没有出战配合,区区八百人与吴军拼杀了最少三个小时。孙权的中军也许有仅有一万,但是战斗持续的时间很长,没有其他吴将前来增援是说不过去的。 张辽回去后修筑工事防备,军心安定了,诸将也都佩服张辽。当听到部下呼叫后立即回身恰恰证明了他爱护部下,这样的将军士卒才乐意为其卖命。 现在我们看看曹操的那封信,“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先说为什么要出战。这一仗很像曹仁在江陵的那一仗,就是靠着先胜一阵来打掉对方的锐气再坚守城池。曹仁的战术似乎很对曹操的心思,所以让合肥这样做。战争就是这个样子,自己扬长避短不行就打掉对方的长或消灭自己的短。这一战提升了己方士气,消减了敌方士气。合肥城“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这么好的城固守是很自然的,所以孙权诸将对张辽出战都吃惊到了“不知所为”。既然都吃惊到了这种程度,至于战争准备就更不要讲了,而张辽是连夜招募敢死士兵,杀牛设宴来激励士气。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7
回复
|
|
|
|
|
5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再说为什么“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且“护军勿得与战。” 乐进与李典还有张辽三人关系一直不好很久了,导致“进、典、辽皆素不睦”可能是性格和出身。 我们现在当然不会太因为出身而排斥身边的人,这就是“英雄不怕出身太单薄”。可是当时门第关系很浓,封建制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森严的等级。这些等级观念虽然很多都是不合理但是当时被人民普遍认同和遵循。 李典的性格是“不与诸将争功”,“好学问, 贵儒雅, 敬贤士大夫”。 张辽民风尚武的并州生人,又和关羽那种“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人为兄弟,自然不和李典对路。当初曹操能够崛起和李典的父亲李乾有很大关系,李典之兄李整也为曹操立了很大功劳。曹操记着李家的恩,当时连李典自己都对曹操说:“典驽怯功微, 而爵宠过厚。”这可不是客气话。李典因为把部曲宗族一万三千余口迁居邺城而升破虏将军,这自然就会招来提着脑袋为曹操打天下的张辽和乐进的不满。 乐进出身行伍,当过“陷陈都尉”,“先登数有功”,尽管《三国演义》里的乐进并不出彩,但是历史上的他可是和高顺一样的人物。乐进是从头到尾都跟着曹操的,可能对张辽这种投诚过来的人不是很看得起。 史书上都是“进、典、辽皆素不睦”,曹操估计也不会不知道他们关系不好,所以就有“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 乐进可是“陷陈都尉”,怎么曹操又会让“乐将军守”呢?这和乐进是主将有关系,而且“护军勿得与战”就是对这次突击失败做好防备,当初牛金的突击就是失败的。张辽若陷在敌阵内当年的“陷陈都尉”也一定会和曹仁一样出城援救。可是张文远不是牛金,他带的虽然是八百人,但牛金带的是三百骑兵。他带的是八百步兵而非并州骑兵,证据是“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兵书《六韬三略》有云:“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而且三国时代的骑兵是没有马镫的,所以骑兵的训练比步兵严酷很多,战斗力却比有马镫强很多。《六韬三略》的具体创作年代不明,据考证是东汉人所作。由于东汉没有马镫,所以没有马镫的骑兵同样是“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我们可以这么看,牛金三百骑,张辽一百骑。牛金三百骑要人去救而张辽反之,这当然不是说牛金没有用,而是人数上处于劣势的张辽打的是一场敌人没有准备的战争,这就是曹操所说的“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的效果。 另外交代一下,《三国志》里的张辽所说的话和《资治通鉴》里张辽所说的话略有不同,《资治通鉴》的内容更丰富所以本书取用《资治通鉴》。 张辽的兵器在演义中是长刀,历史上是戟,“辽被甲持戟”。戟的问题在吕布篇有作答,此处不表。 张辽先发制人后开始固守城池,合肥防御工事本就坚固异常,曹军军心大振吴军却尽失锐气,十万大军连续围攻合肥十余日而不克。在这期间军中还疾病流行,孙权无奈只得撤兵。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张辽发现孙权走后竟然带着步兵骑兵出城追击。孙权这时“兵皆就路”,他自己和凌统、甘宁、吕蒙、蒋钦、宋谦、潘璋、徐盛等人和“车下虎士”千余在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北被张辽袭击。又是一次意料之外的突袭,孙权“诸将不备”,见势不妙便“使追还前兵”,而“兵去已远,势不相及”。 蒋钦力战、宋谦带伤走、徐盛被创失矛退走、潘璋在后面看见逃兵便驰进,横马在前斩宋谦、徐盛手下的两个逃兵,才“兵皆还战”、吕蒙以死捍卫、陈武阵亡、孙权亲自射箭、甘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并历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凌统率亲近的三百人陷围,用力扶着孙权冲出包围。孙权逃至津桥却发现桥已经被曹军毁了,丈余宽的河面上没有一寸桥板。孙权部下谷利让孙权“持鞍缓控,利于后着鞭,以助马势”孙权才“遂得超度”。凌统回军再战,左右三百死尽,凌统所杀的曹兵有数十人,估计孙权脱险自己才回来。无桥的绝路凌统披甲带伤潜入水中的过去了。孙权见到凌统十分惊喜,凌统却因为亲近的人没有一个回来而万分悲痛,“悲不自胜”。孙权用袖子拭去凌统的泪说:“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加倍给予兵力。对于陈武的临战阵亡,“权哀之,自临其葬”,并以其爱妾殉葬。事后孙权入船大宴,部下贺齐从席位上下来哭着说:“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致祸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之戒!”权自前收其泪曰:“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7
回复
|
|
|
|
|
6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献帝春秋》记载张辽问东吴降兵:“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卒答曰:“是孙会稽”。张辽后与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其实三国里的三巨头每个都不仅仅只是天才的政治家,他们还每个都是勇猛的武将。曹操“手杀数十人”,箭术也了得。刘备可不是演义里哭哭啼啼的老白脸,他和吕布、张辽一样都曾经因为勇武而被政府征诏或调派。至于孙权的爱好则是和老虎玩游戏。 也就是这样一个孙权却被张辽逼到要用“遂得超度”来形容的地步。 演义中“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里都没有但不意味着没有。《太平御览》引《魏略》云:“张辽为孙权所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孙权亲自坐镇后军,按理说是准备了的,张辽一追结果还是被打了个乱七八糟。孙权准备了吗?表面上是准备了,但是从“车下虎士”四字也许还能看出些什么。“车下虎士”并不是一只军队,是车下的虎士。那么是谁的车下呢?只可能是孙权。孙权坐在舒服的车上,而不是马上,河北第一猛将颜良在车上都会被远远而来的关羽斩了头,好在“权将都可当”,否则将是“辽斩权首而还”。逃跑时桥被拆,这说明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张辽要吃掉这只殿后的军队,所以不让他跑了,更不让援军过来。而孙权压根就没有发觉。 这种攻击攻击再攻击的战术是张辽一贯的风格,突袭乌桓军,强攻险山,两次攻击孙权都是。 这一仗影响深远。 1、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再征孙权,曹操去当年张辽孙权的战场走了一遍,叹息良久。 2、孙权又叛时派张辽去合肥,魏文帝曹丕将自己乘坐的车,也就是皇帝乘的车送给张辽的母亲,又派兵护送张辽的家人到驻地。魏文帝还下诏:张辽的母亲到达时仪仗队要出来迎接,张辽手下的将领士兵都要在道路旁下拜,旁观的人都认为张辽很荣耀。 3、黄初二年(公元222年)张辽到洛阳朝见,魏文帝亲自问他打败孙权时的情况,魏文帝叹息的看着左右说:“此亦古之召虎也。”召虎是东周大将。魏文帝为张辽建造豪宅,并为张辽之母建造大殿,跟随张辽打败吴军的士兵都成为虎贲,虎贲是皇帝的卫队。 4、张辽在回军雍丘(今河南杞县)的途中得病,魏文帝派刘晔带太医看望他,询问他病情虎贲在路上络绎不绝。病还未好,魏文帝迎接张辽到他的住所,亲自看望张辽,握他的手,给他穿皇上穿的衣服,主管御膳的官员每天给张辽送皇帝吃的饭。这在封建时代是破天荒的。张辽的病刚好一点就回到驻地。 5、孙权又反叛,魏文帝派张辽和曹休到海陵(今江苏泰州市)。孙权非常害怕,告戒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那时候的吴军在彝林一战中大败蜀军,士气正旺。这年魏的前将军张辽打败了吴的前将军吕范。 6、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张辽病逝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而非中箭,终年53,曹丕得知这一消息痛哭流涕。 7、黄初六年(225年)追忆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仍然感慨万分,下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魔将•张辽的特性:募兵(募千余人)、交涉(劝降豨昌)、辩才(劝降豨昌)、鼓舞(好多)、骁勇(好多)、斗志(好多)、冲锋(好多)、精武(好多)、攻城奇略(灊山)、强袭奇略(好多)、防御战略(合肥)、防御奇略(合肥)、坚守(合肥)、筑寨进阶——筑寨御敌(合肥)、戟术进阶——戟术精髓(合肥)、不屈进阶——死战(合肥)、挑衅(单挑孙权)、决斗(单挑孙权)、威势(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其他特性:骑术进阶——飞马、弓术、强袭战略、 可能特性:
后演义: 戟陈于架上,烛火辉映着冷冷寒光。 他和这杆战戟认识很多年了,至于是二十几年,他不去想,那不值得去想。 他甚至忘记了吕布这个人曾经的存在和失败,他早已经淡忘了那段日子,会选择的人早在那些年前就做出选择,明天就是证明一切的时候,他真的希望那个选择错误的人可以看见。 这不再是,也不会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时代了,新的传奇,就由鲜血写在这片土地。 用这杆魔戟。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7
回复
|
|
|
|
|
7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其实三国里的三巨头每个都不仅仅只是天才的政治家,他们还每个都是勇猛的武将。曹操“手杀数十人”,箭术也了得。刘备可不是演义里哭哭啼啼的老白脸,他和吕布、张辽一样都曾经因为勇武而被政府征诏或调派。至于孙权的爱好则是和老虎玩游戏
认同。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7
回复
|
|
123 |
|
|
8 |
Re:三国猛将录之魔将•张辽(写我最喜欢的将军,可能有感情因素
|
|
相信,这年头明星看不起老百姓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5:03:18
回复
|
|
|
|
|